会议活动
俄罗斯国际生态・人与自然科学院 2025 年会: ​聚全球智慧 筑生态科学新高度

发布时间:2025-04-30

       2025 年 4 月 24 日,俄罗斯国际生态・人与自然科学院(以下简称 “科学院”)年度会议在圣彼得堡隆重召开。来自政府、科学界、企业及国际组织的数百名代表围绕 “科学引领生态未来” 主题,以严谨的学术交流与务实的合作探讨,展现了全球生态科学领域的顶尖水平与责任担当。

一、跨界开篇:多维权威共启生态治理新篇

       会议在多元视角的碰撞中拉开序幕。瓦西里岛区教区长叶夫根尼・肖格诺夫神父从宗教伦理出发,强调生态保护的道德底色;政府代表则以科学家兼决策者的双重身份,凸显俄罗斯对生态科学的战略布局:

       科学与高等教育委员会主席、科学院院士安德烈・斯塔尼斯拉沃维奇・马克西莫夫,长期推动 “北极生态监测网络” 等重大项目,提出 “基础研究转化政策工具” 的核心思路;

      列宁格勒州立法会议主席、科学院院士尼古拉・阿列克谢耶维奇・库兹明,深耕区域生态治理 20 余年,以波罗的海湿地保护实践印证 “科学决策与地方治理” 的深度融合。

二、荣誉加冕:彰显顶尖科研价值认同

15 时 45 分,荣誉表彰环节成为学术权威的 “试金石”:

1. 院士授衔:夯实交叉学科研究基石

       弗拉基米尔・伊万诺维奇・库尔帕托夫(医学博士、教授)获授环境与公众健康学部院士,其 30 年深耕 “环境污染物对心理健康影响”,首创的 “工业污染区心理应激评估模型” 被 WHO 纳入国际指南,标志 “生态 - 医学” 交叉研究的突破性进展;

       塔吉克斯坦国防部牙医阿卜杜纳扎尔・穆哈巴特・易卜拉欣佐达受聘学部顾问,其 “高原生态与口腔健康” 研究填补中亚空白,彰显科学院对 “一带一路” 特色学科的吸纳。

2. “金十字” 勋章:致敬跨领域里程碑贡献

       俄罗斯科学院院士、医学服务上将尤里・列昂尼多维奇・舍甫琴科获此殊荣。他在心脏移植中创新 “低温心肌保护技术”,手术成功率国际领先,同时推动 “空气污染与心血管疾病” 研究,促成俄罗斯工业排放标准修订,成为 “医学 - 生态” 协同研究的标杆。

       两项荣誉严格遵循科学院章程,经主席团匿名评审与第三方复核,以 SCI 被引频次、专利转化等硬指标确保公信力。

三、前沿发声:多学科实践映照科学厚度

1. 顶层设计:数据驱动全球生态战略

       科学院院长主旨报告披露 “北极冻土碳释放模型” 与 “纳米过滤膜废水处理技术”,前者精准预测北极变暖对全球碳循环的影响,后者在伏尔加河流域实现 98% 重金属截留率,其领衔的 57 人跨学科团队近五年在《Science》等期刊发表论文 23 篇,展现寒带生态研究的全球引领性。

2. 行业实践:从实验室到现实的精准转化

       圣彼得堡 “水务集团” 帕维尔・鲍里索维奇・米哈伊洛夫(经济学副博士)构建 “生态足迹水资源定价模型”,推动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提升至 75%;

       列宁格勒核电站亚历山德拉・米哈伊洛夫娜・特卡乔娃(核工程与环境科学双背景)主导的 “放射性废物玻璃固化技术” 达 IAEA 标准,其 127 个传感器组成的监测网络实现辐射数据分钟级更新;

       鄂木斯克分站列昂尼德・利沃维奇・舒尔金教授团队发现 “冻土融化与甲烷排放非线性关系”,为俄罗斯湿地保护规划提供核心数据。

3. 国际协同:创新平台链接全球智慧

       金砖国家国际组织总干事伊戈尔・瓦列里耶维奇・福明(环境法与国际政治双博士)倡议的 “金砖生态技术共享平台” 已收录 327 项专利,推动可再生能源技术落地;

        科学院北京代表处秘书长王贺分享中国 “双碳” 经验,构建中俄绿色合作桥梁。向主席团汇报北京代表处组织架构及运行情况,总结前一年工作成果,承诺北京代表处将组织更多科学家参与科学院工作,为人类科技的未来贡献一份中国力量。北京代表处的工作受到各方科学家的称赞,科学院主席团院士表达了对中国科技进步的赞赏。

四、细节印证:科学精神贯穿全程

       审计委员会公开财务数据(如 “北极监测” 占预算 18.7%),彰显治理透明;证书颁发环节引入国际同行评审(如 WHO 专家参与勋章评定),确保荣誉体系的权威性。从政府高官的双院士身份,到基层研究者的十年数据追踪,处处体现 “数据说话、实证为先” 的严谨学风。

五、时代价值:勾勒人与自然共生新图景

       这场汇聚政、学、企、媒的盛会,不仅是俄罗斯生态科学的年度阅兵,更以三大特质树立全球标杆:跨领域融合的系统性思维、国际合作的开放性视野、科学实践的精准性追求。当 “金十字” 勋章的光芒与北极监测数据交相辉映,当中国经验与俄罗斯实践形成共振,科学院用行动印证:生态科学的价值,在于将实验室的精准数据转化为守护人类未来的现实力量。

 

       生态保护的征程没有终点,随着 “科学引领生态未来” 的共识深入人心,科学院里兼具严谨学术素养与全球视野的科学家,正以务实行动书写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新篇章。


681c10c70551d.jpg

图1. 主持人和专家致辞


681c114952e1d.jpg

图2. 大会现场


681c116526c26.jpg

图3. 颁奖与授予勋章


681c11aabc6f8.jpg

图4. 合影留念


681c11e4f1fd5.jpg

图5. 合影留念



俄罗斯国际生态人与自然科学院北京代表处 京ICP备2020048859号-2